黑龙江省消协发布“双11”购物提示:看清规则 防范陷阱     DATE: 2024-11-24 09:49:10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李爽 记者刘传江)“双11”临近,双11各大电商平台和商家的黑龙促销活动大幕已拉起,领红包、江省购物津贴、消协陷阱跨店满减、发布防范优惠券、购物规则定金膨胀等各种各样的提示优惠活动轮番上演,令人眼花缭乱,看清很容易让消费者冲动消费。双11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擦亮双眼,黑龙看清活动规则,江省根据自身需要理性消费。消协陷阱

活动似优惠,发布防范价格未必低。购物规则“双11”是提示一年中最大的网络购物节,消费者看到各种促销活动就往往认为价格最优惠,但是,一些商家为了制造优惠力度大的假象,玩起“先涨价再降价”的套路,各种满减、折扣下来,最终成交价格和平时并无差别,甚至高于平时价格。消费者认为满减更合算,为了用上满减券而凑单,结果东西越凑越多,最终买了一堆自己原本并不想买的商品,凑满减本是为了省钱,结果反而花费更多。对于要购买的商品,消费者应提前了解其价格,在不同平台和商家进行比较,并可以使用一些比价软件查看历史价格。要根据自己需求购买,切勿冲动消费,更不要轻信商家宣传。

预售规则要看清,如何退款要明白。近年来,预售方式由于具有提前锁定消费者、根据预售量组织生产和采购、提前发货、避免物流拥挤等优点成为各大平台和商家“双11”广泛使用的活动方式。消费者可以提前锁定心仪的商品,避免“双11”当天蹲守。同时被预售折扣、定金膨胀、尾款立减、预售直降券等优惠所吸引,一些消费者选择购买预售商品并支付定金。但是如果消费者想取消预定,退还定金却没那么简单。通常平台或商家根据预售商品规则,如果非平台或商家责任导致交易未完成,定金则不予退还,比如规定时间内未支付尾款等。消费者在购买预售商品前仔细阅读规则,要明确定金和尾款的支付时间及金额、发货时间、退货退款政策等,确认后再支付定金。并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避免因超期未付而遭受经济损失,同时在支付尾款时注意支付的金额是否与支付定金时承诺的优惠一致。

直播带货虽热闹,观看抢购需分辨。近两年,直播带货作为消费领域新业态迅速兴起,“双11”直播带货销售额逐年攀升。异常红火的直播带货,却也是问题频发的重灾区。直播间营销的产品种类繁杂、质量良莠不齐。在直播间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售后服务难保障,虚假宣传、刷单造假等问题频出。消费者因为对直播间网红、明星的喜爱和信任,极易被对方煽动性的语言和热烈的气氛所感染,盲目抢购自己并不需要的商品,造成过度消费和浪费。消费者要尽量选择信誉高、口碑好的直播带货平台和商家进行交易。在直播间观看购物时,保持冷静克制,切勿冲动消费。消费者若发现主播宣传内容存在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取证。同时为保障财产安全及交易记录可循,不要脱离平台进行私下交易。

承诺价保,差价难退。许多平台和商家在商品页面打出了“全程价保”“价保11.11”“XX天价保”等字样。消费者以为平台和商家给自己吃下了价格定心丸,可以买到“双11”最低价。可当消费者发现商品价格变动请求价保时,事实上差价退不退、退多少、怎么退还是平台和商家自己说了算。通常以参与秒杀、红包、百亿补贴、购物券等活动为由导致的降价拒绝补差价。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应详细了解价保规则,查看所购商品是否带有“价保服务”相关承诺,下单后一旦发现所购商品降价,要保存好相关证据,第一时间申请平台或商家价格保护,确认退差额度和退款流程。

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双11”购物看清规则,理性消费。购物过程中要保存好订单信息、支付信息、促销优惠截图、直播视频、沟通记录等相关证据,发生消费纠纷时,要及时联系商家或者电商平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责任编辑:王峰上一条:经销商销售假酒损害不特定消费者权益 川渝两地消委会联合提起公益诉讼获胜下一条:广东:三季度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逾7000万元 互联网家政问题突出